12月3日23時1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
當晚,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洪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導飛控工作,并看望了執行嫦娥五號飛控任務的試驗隊員。
月面起飛成功后,吳燕生說:“這標志著中國首次掌握了地外天體起飛技術,中國人獨立自主完成載人登月、建立月球空間站,甚至走向更為深遠的太空將不再是夢?!?/p>
嫦娥五號上升器發動機點火瞬間
吳燕生看望了嫦娥一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和嫦娥五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楊孟飛,對“嫦娥”隊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祝賀,并希望他們再接再厲,做好嫦娥五號后續的交會對接、樣品轉移和再入返回等各項工作,把月球樣本順利帶回家。
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于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面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挑戰;另外由于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后,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借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
點火起飛后,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
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示意圖
隨后,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后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趙聰)
部分素材來自國家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