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向為抗擊疫情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向在疫情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們,表達了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參加大會。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迅速打響,集團公司全體干部職工投身其中,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充分展現了航天精神和航天人的擔當。
迅速部署,黨旗在航天防疫一線飄揚
疫情發生以后,集團公司黨組第一時間認真學習、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吳燕生擔任組長,全面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
集團公司黨組印發《關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要求各單位黨委(黨總支)、各試驗隊臨時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因應形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工作部署。
在火箭總裝廠、衛星發射中心等科研生產試驗一線、醫療衛生工作一線……黨組領導每到一處,都仔細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親切看望慰問干部職工。
各單位也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各單位一把手直接負責,制定、完善防控方案與應急預案,建立通暢的疫情防控信息上傳下達機制,嚴格實施零報告制度。
面對疫情,集團公司各級黨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干部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在緊急運送物資馳援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隊伍中,在執行宇航發射和飛行試驗的型號試驗隊里,在與病魔較量守護患者生命的醫療單位,在對口幫扶的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一線,在保障服務廣電傳輸的運控大廳內,在研制生產醫療設備和產品的生產線旁……處處活躍著集團公司的黨員突擊隊、青年先鋒隊的身影。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抗疫斗爭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集團公司廣大航天青年亦是如此。他們響應黨的號召,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不畏艱險、無私奉獻,堅定站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第一線,展現出青春激昂的亮麗風采。
聞令而動,航天科技守護生命安全
新冠病毒如同黑色幽靈,今年年初在江城武漢瘋狂游蕩,又隨洶涌人潮迅速將魔爪伸向每一個角落。危機時刻,“共和國長子”航天科技集團聞令而動——頂梁柱,頂上去,頂得住。
九院航天電工集團武漢電纜公司接連收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工程部通知:急需各類優質電線。武漢電纜公司3小時內協調完畢,確保首批大規格阻燃電纜連夜冒雨裝車發貨,為兩家醫院的建設解了燃眉之急。
收到運送醫用酒精求助時,七院四川航天銘航物流有限公司尚未復工,但該公司立即決定:要彰顯航天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不僅運送,而且要免費運送。
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時,集團公司所屬各單位還攜手海外公司戰“疫”,第一時間對疫情嚴重國家的兄弟公司給予大力支持。
“在意大利面對重大疫情的關鍵時期,中國政府、企業向意大利各界提供了多種援助,我為能在中資企業工作感到自豪。”作為八院航天機電在意大利項目公司的唯一員工,恩里科·布雷桑在當地疫情暴發初期就收到了航天機電寄出的口罩等防疫物資。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不畏艱難的航天人,而高大上的航天技術和航天“神器”也不知疲倦地守護著生命和安全,以其獨特的方式助力戰“疫”。
陰霾彌漫,北斗指路。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在我國重點戰“疫”區域,還有上百架無人機在北斗衛星的定位導航下,將一線急需的醫療和防疫物資精準投送到醫護人員手中。
六院7103廠自主研發出藥品無人零售智能終端產品,運用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著力解決疫情期間不同場景下的交叉感染隱患問題。
與死神賽跑,“天眼”見證。中國四維遙感運行事業部在特殊時期,通過衛星拍攝的影像圖讓全國人民更加堅定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決心。
狹路相逢,航天醫者與疫情“死磕”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廣大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全國數百萬名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給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帶來了光明,生死救援情景感天動地。
在這群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中,也有航天醫者的身影。集團公司所屬多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用擲地有聲的行動踐行著錚錚誓言。
“湖北+發燒+傳染性”,在一院北京航天總醫院,發熱門診醫生廖欽文與新冠肺炎疫情狹路相逢。北京航天總醫院的第一例確診患者出現了。廖欽文慶幸當時自己抱著“絕不放過一個”的想法,做到了一名醫務人員的職業堅守。
“國泰才能民安,有國才有家,此次出征,我義不容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趙秋紅被選為北京市第二批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隊員時這樣說。
“我上過前線,讓我上!”在危險面前,醫院的護士長謝麗娟總是毫不猶豫地沖在所有人前面。
大年初七,離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沒多久的五院衛星試驗隊隊醫毛初軍又回來了。百十號人聚在發射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注定是一場惡戰。特殊時期,他不敢掉以輕心,盡一切可能避免試驗隊“非戰斗減員”。
“槍響之后,不談輸贏,只做沖鋒的勇士。”當聽到戰“疫”發令槍響后,四院陜西航天醫院發熱門診部主任馬睿如此自勉。同一座城市里,六院航天弘發西安航天總醫院預檢分診的航天白衣天使沖鋒在“槍林彈雨”中,她們身穿防護服,在刺骨的寒風中一站就是8個小時。
在成都市衛健委要求組建新冠肺炎救治應急隊時,七院成都航天醫院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放射科、檢驗科的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戰,一句句“隨時準備支援”“我來”的聲音響徹每一處。
6月中旬,北京新發地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核酸采樣檢測標本采集工作量激增,一院北京航天總醫院的醫護人員不分晝夜為群眾服務。負責咽拭子采樣和抗體檢測的醫務人員從早上7點到深夜11點,每天連續奮戰17個小時,雙手捂得脫皮發白,鼻梁、臉頰被口罩系帶勒出深深的痕跡,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下,衣服全部濕透。她們靠彼此、靠信念、靠意念支撐下來。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從冬到夏,穿越嚴寒與酷暑,在戰“疫”一線,這群可愛的航天白衣戰士,就這樣與新冠肺炎疫情“死磕到底”,牢牢地守衛著人民的生命安全。
大紅屏,在肆虐的疫情中點亮
2020年2月20日凌晨,靜謐的大涼山傳來久違的轟鳴,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刺破夜空、飛向蒼穹。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發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宇航發射首次點亮“大紅屏”。
疫情帶來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集團公司的型號試驗隊伍沒有放慢耕宇牧星的腳步,西昌、文昌、酒泉、太原等航天發射場接二連三傳來捷報,航天型號任務沒有“望疫卻步”。
時間回到農歷新年。大年三十,一院15所的季立冬過了一個不尋常的除夕夜,他被安排在遠望號船上,護航長征五號B火箭,每過幾個小時,他沿著直梯爬下船艙,定時給火箭貯箱補氣。“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第一次在船上看春晚,季立冬也跟著節奏唱起來。
春節的北京,五院劉煥生的家人已經習慣了她每天早出晚歸——連續20天,她每天早上穿過整個北京,從最南端的大興區到最北端的航天城上班。2月4日是孩子的兩歲生日,劉煥生依然準時出現在工作崗位上。讓她這樣牽掛著的,是正在研制的亞太6D衛星。
大年初三,八院遙測指揮榮為君開啟了一場“逆行”,在江西農村老家過節的他,要提前返回工作崗位。因為疫情,村里用大石塊封堵了唯一公路,他去找村長和村里人商量,對方聽說是去“發火箭”,二話不說挖開了路,讓他的車出行。
2020年是中國航天的“大年”。型號任務迫在眉睫,為了不耽誤進度,全線人員繃緊神經,有的假期還未結束便返回型號一線,有的頂著疫情逆行至發射場。復工復產以來,型號試驗隊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通過優化流程、細化計劃節點、強化風險識別、科學配置資源、做好物資和后勤保障,有力推動了各項科研生產任務有序恢復。
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5月8日,試驗船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6月23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我國提前半年完成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7月2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獨立自主的火星探測之旅。
今年以來,航天科技集團共實施22次宇航發射,不僅做到了抗疫不停工,還取得了多個重大型號圓滿勝利。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這不僅是型號發射任務的成功,更是航天科技集團黨組嚴格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實際行動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集中體現。”吳燕生指出。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必將激勵中國航天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宗文)